《中华文化的多元统一,与智慧的思维方法有关,这是中华文化的奥妙》中国的文化一个特点,就是多元共存,还能够统一。
为什么能够这样呢?这与中华文化中的智慧的思维方法有关。这可以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来对比一下。逻辑思维的方法是直线型,虽然强调客观,但是都是按照意识所接受信息的反映来思维,这就是说是按照自己认识事物的层次来进行理性思维。这就带来很多问题,假如意识,对于客观信息,进行了初步的判断,也就是说反应有的偏差,那么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的思维,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偏差。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这种思维的方法,不能知道真正的客观。那么中华的智慧思维方法是什么呢?用一个词来表达:现量。这是用觉来观照,虽然有意识参与,但是要对意识当下截止,不让意识的心流动不止,显现本性无分别照了,这样就对意识的每一个念头,进行当体即空的观照。经过即空的观照,了解反应与被反应的事物,空却不善的,与至善的法界相应,来安立起用,这叫:从空出假,亦叫:真性起用。这里面还有个相当重要的没有表述:就是对意识的当下截止,使用什么方法?我们对自己的意识进行观察,就知道,我们经常会处在事物对立的两边,如:善与恶,是与非,染与净,高贵与低贱等等概念中,进行选择。这样的思维很容易让我们选择了一方,丢掉了另一边。智慧的方法,不是这样的。确切的说,产生智慧的方法不是这样,要离开两边,离开每一个念头的两边。这会带来什么效果呢?直显本性妙明作用。离念于两边,当处就提升了境界,处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观察两边。这样的思维,就会让对立的事物两边共存,又会让对立的两边得到认识上了进步。一个人如果学会了这样的思维方法,这个人就具备了很多优胜品质,能够包容,能够中道中和,能够全面的观察问题,经常会有智慧的闪光。如果这个人能够扩大范围,对于社会,对于时代,对于文化,来进行观察,显然的,会用智慧的方法来处理。在我们中华的历史上,这样的人太多。他们都进行过这种智慧思维的训练,所以他们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特性:多元而又统一。多元,指每一个文化系统,经过这样的智慧观察,都能进行不断的提升。统一,以我们人的本性至善清净境界作为标准。伴随对每一个事物的观察,观察者的本性境界也在同时提升。所以,我们看到我们中华的智慧思维方法与西方的思维方法有巨大的不同。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的这种思维方法,能够观察客观世界,同时能够提升我们人本性的境界。西方人强调客观,但是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忘记了,他们不能让自己的本心参与到认识客观事物之中。他们虽然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,但是他们很难做到这一点。他们改造了客观事物,但是让现在的人们迷失在客观之中。这就是说西方人在改造客观事物的时候,忘记我们人本身的进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