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俸:俸禄,薪俸。
旧官吏所得的薪金。如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立名誉,以取尊官厚俸。
2.禄:官吏的薪俸。如《韩非子·人主》:有功者受重禄。
3.秩:官吏的俸禄。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:本四百石,宣帝增秩。
4.饷:军粮及军队的俸给。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丁壮苦军旅,老弱罢转饷。(罢:通“疲”,疲劳。转饷:运输军粮。)二、表社会状态的:治、乱、兴、盛、衰、亡1.治:治理得好,太平,与“乱”相对。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以乱攻治者亡。
2.乱:无秩序,不太平,与“治”相对。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以乱攻治者亡。
3.兴:兴起,建立,与“衰”或“亡”相反。如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:汉兴,至孝文四十有余载。
4.盛:旺盛,兴盛。如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:盛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!5.衰:力量减退,衰落,没落。如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:盛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!6.亡:灭亡。如苏洵《六国论》: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