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目标:
1. 认识1到10的数字,理解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。
2. 学习数的顺序,尝试从1到10进行排序。
3. 通过比较数字大小,理解数字的相对大小。
4. 学习10以内的数学符号,如“<”、“>”、“=”。课程材料:
1. 1到10的数字卡。
2. 数字排序卡。
3. 数字比较卡(例如,一个有3个苹果的图片,一个有5个苹果的图片)。
4. 数学符号卡。课程步骤:
1. 热身: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唱一首数字歌,激发他们对数字的兴趣。
2. 导入:老师出示数字卡,向幼儿们介绍每个数字,并解释它们代表的基数意义。
3. 新课:a. 老师出示数字排序卡,引导幼儿们理解数字的顺序。例如,老师可以问:“哪个数字在1的后面?哪个数字在3的前面?”b. 老师出示数字比较卡,引导幼儿们比较数字的大小。例如,老师可以问:“哪个数字大?哪个数字小?”c. 老师出示数学符号卡,向幼儿们介绍这些符号的含义,并引导他们用这些符号进行数字比较。例如,老师可以问:“3和5哪个更大?为什么?”
4. 实践:a. 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用手指做出数字的形状,加深他们对数字的记忆。b. 老师出示一些实物(例如小球、木块等),让幼儿们数一数有多少个,加深他们对数字的理解。
5. 总结: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,再次强调数字的基数意义、顺序、大小和符号。
6. 延伸活动:a. 让幼儿们在画有10个物体的图片上涂色,加深他们对数字的理解。b. 让幼儿们回家后向父母展示他们今天学习的数字和符号。课程评估:老师通过观察幼儿们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,评估他们对10以内数概念的理解程度。如果发现有幼儿理解不够深入,可以加强个别辅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