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词通常都是音译词,比如“沙发”、“麦克风”等。
英语里的tea、kung fu借自汉语。由来在历史发展中,民族与民族之间,总会发生交流,当某种物品的名字在交流一方使用的语言中并不存在,或其中一方特别强大时,借词就产生了.历史上,日本语、越南语和韩语都经历过从汉语大量借走词汇的过程,这些语言中五成以上词汇与汉语有渊源。在韩语中,甚至“我们”的说法都被改变了(“우리(u-li)”,和广东话的叫法一样)。借词是外来词的一种,因为它的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。来自外语的汉语词外来词要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,必须接受汉语的语音、语法和构词规则等各方面的改造,以符合汉语的发音习惯、语法和词汇规则。汉语的单音节、象形方块文字的特点等,使汉语对外来词的改造要比西方语言间的词语借用显得复杂,却又别具一格,更富于创造性。概括起来,汉语对外来词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1.音译: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,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,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。例如:酷(cool)、迪斯科(disco)、欧佩克(OPEC)、托福(TOEFL)、雅皮士(Yuppies)、朋克(punk)、黑客(hacker)、克隆(clone)等。
2.半音半意: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复合外来词,可以分为两类。一是前半部分采用音译,后部分采用意译,如:呼拉圈(hula-hoop)、冰淇淋(ice-cream)、因特网(internet)、道林纸(Dowling paper)、唐宁街(Downing street)等。
3.音译附加汉语语素:以单音节、双音节译词加汉语语素的借词使用最多。一类为音译语素加汉语语素,如:嘉年华会(carnival+会)、高尔夫球(golf+球)、保龄球(bowling+球)等。另一类为汉语语素加音译语素,如:打的 (打+taxi)、小巴 (小+bus)、中巴 (中+bus)、酒吧 (酒+bar)等。其中音译语素有的代表一个英语单词,有的代表部分语素。汉语语素有的是词根语素,有的是词缀语素。
4.音意兼顾:即选用接近外来词词义的汉字进行转写。汉语同音字多,为译名用字的筛选提供了方便。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音意兼顾。例如:施乐(Xerox)、香波(shampoo)、味美思(vercuth)、销品茂(shopping mall)等。汉语作为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审美意味,所选用汉字往往可以诱发人的联想。美国有一种叫Revlon的化妆品被巧妙地译为“露华浓”。“露华浓”一词取自唐朝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名诗《清平调三章》之一: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”这可称为归化的音意兼顾的译法,堪称两全其美,体现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时特有的汉化处理功能。
5.借译:按照外来词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