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在幼儿园吃什么饭?吃的多少?怎么吃的?一系列吃饭问题,是大多数幼儿家长关心的问题。
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,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,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,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,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,口味的变化,环境的变化,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,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,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。一、采取故事丶游戏相结合。幼儿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进餐方法。如通过故事《大公鸡和漏嘴巴》使小朋友懂得吃饭时东张西望,注意力不集中,就会造成桌面、地面、身上的不干净。故事《小鸟吃饭》使幼儿形象地理解不吃饭就没有力气了,飞也飞不动了,唱歌比蚊子还轻,多难为情呀。又如通过情景表演《我会自己吃饭》使幼儿对进餐时身体靠近桌子,左手扶碗,右手拿调羹,调羹舀饭进嘴身体近饭碗等等一些简单常识,并知道调羹的使用,餐具的摆放,天天在一定的时间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。 在进餐过程中,给幼儿播放一段柔和、安静的音乐,使幼儿能够心情愉快地进餐。并对进餐中保持四净(桌面、地面、身上、快餐盆内干净)的幼儿或小组贴上五角星或小红花,这样,幼儿的积极性增强。
二、因人而异,纠正挑食、剩饭现象。
(1)榜样示范法。根据小班幼儿“喜模仿”“爱表扬”的特点,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,用情绪感染他们,为他们树立榜样。如:有一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青菜,一碰上“骨头青菜汤”,吃饭就特别慢,调羹在汤里搅来搅去。面对这一问题,老师故意闻了闻说:“哇,好香”,并作出很想吃的样子,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青菜了,不知道那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,并及时表杨,为他们树立榜样,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,争先恐后地吃起来。 (2)餐前调动情绪的方法。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,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。对待这类幼儿,在饭前,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,孩子你一言,我一语说了许多,最后我告诉他们,今天吃的是一种,营养特别丰富的菜,多吃它会长高,长聪明,看谁吃得又多又香。这样,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,相互比着吃,往往会吃得很香。 (3)逐渐加量的方法。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,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,也是不太现实的。对这类幼儿采用“逐渐加量”的方法。如有的孩子不吃绿色蔬菜,开始给他少剩点,以后逐渐增加,让他慢慢地逐渐适应。 (4)物质奖励法。对偏食、剩饭的幼儿那怕是一点点进步,都给予鼓励,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,小贴画、小卡片等,调动幼儿的积极性,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。 三、家园配合,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。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,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,如果只限制在幼儿园内,就很难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。为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,家园同步,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进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,以及偏食、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,以引起家长的重视。与个别进餐习惯差的幼儿家长交流取得共识,寻求解决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