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有新娘子赠送亲友香包的习俗,认为新娘子带有喜气,由她亲手做的香包,更能袪邪解毒。
因此,在其新婚的第一年的端午节,新娘子必须缝制香包分送亲友,而这一送,少说要送一二百个。除了送给亲友之外,多半要给小孩子们佩戴,这样可以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。同样地,也可以将香包送给长辈以示尊敬和孝敬。至于送给情人的香包,则一针一线都蕴涵了无限柔情。在以前,姑娘们在情人要出远门时,都会缝制香包让他们带在身上,一方面保佑他们在外平安,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他们,不要忘记家里人,应该早日归来端午节佩戴香包有避邪驱瘟和保命吉祥的意思。 在古代,香包又叫香袋、香囊、荷包,是用彩色的碎布和五色丝线缝制而成,内部装有各种香料,戴在孩子胸前,不仅美观大方,香气扑鼻,还有驱避蚊虫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。 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,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,而在荆楚岁时记,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,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,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,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,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,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,可使他长命百岁,叫它做长命缕。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,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,雄黄和檀香粉末,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,防止毒虫侵扰,有袪毒避邪的功用,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。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