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益法下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如何调整

一、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一致,

通用公式为:

调整后的净利润=调整前的净利润+(账面价值╳本期出售比例—公允价值╳本期出售比例)+(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—按公允价值计提折旧),

或者=调整前的净利润—(公允价值-账面价值)╳本期出售比例-(按公允价值计提的折旧—按账面价值计提的折旧),

二、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有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,

通用公式为:

调整后的净利润=调整前的净利润—(售价—成本)╳未对外销售比例,

三、在合并报表中,顺流交易的会计分录,

借:营业收入(无论内部损益是否实现,顺流交易全部的营业收入╳持股比例),

贷:营业成本,

投资收益,

四、在合并报表中,逆流交易的会计分录,

借:长期股权投资(内部损益未实现的部分╳持股比例),

贷:存货。
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

为你推荐